- · 中国军事科学版面费是多[04/09]
- · 《中国军事科学》投稿方[04/09]
- · 《中国军事科学》数据库[04/09]
与美防长收到稀疏掌声不同,中国防长发言为何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何雷认为,魏凤和的发言有三重意义,首先阐述了中国“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第二,展示了中国政府和军队在世界动荡变革期,为世界和平发展注
何雷认为,魏凤和的发言有三重意义,首先阐述了中国“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第二,展示了中国政府和军队在世界动荡变革期,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的正能量,这其中包括中国抗击新冠疫情方面取得的成果并为全球抗疫做出巨大努力;中国所取得的经济发展,以及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也展示中国军队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超过其它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派出的总和。第三,魏凤和围绕台湾、南海、中美关系以及乌克兰危机,表明了中方的原则立场和鲜明态度。
流程编辑:TF060
何雷表示:“魏凤和的发言也对美西方的指责抹黑进行坚决回击,做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此外,魏凤和还对周边地区一些中小国家的疑虑进行解疑释惑,效果应该说很好的。”何雷说,在魏凤和讲话结束后,会场内响起掌声,时间很长,氛围很热烈,与此前一天奥斯汀讲话后仅响起礼节性的稀疏掌声形成鲜明对比。这充分展现听众对魏凤和演讲的认可。
杨宇军表示,听众的热烈掌声不完全是出于礼貌,还是因为魏凤和部长在演讲和答问中态度是公开坦诚的,体现出中方是光明磊落的,没有任何阴谋。掌声更足以说明,中方的政策立场,同与会很多国家尤其是周边多数国家的观点认识是一致的,能够在大多数亚洲国家中引发同感和共鸣。
时隔三年后的6月12日,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第二次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以下简称“香会”)以“中国对地区秩序的愿景”为主题做大会发言。参加“香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何雷中将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魏凤和部长发言后赢得阵阵掌声,现场气氛非常热烈,与此前一天美国防长奥斯汀发言后礼节性的掌声不同,这证明受众对魏凤和部长演讲的认可。在不到20分钟的时间内,魏凤和回答了两轮共11个提问,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杨宇军认为,从问答结束之后赢得的第二次掌声就能听出听众对回答的认可。
对此魏凤和说:“对美方抹黑、指责甚至威胁中国的言论,我们表示坚决反对”,他表示,所谓的“印太战略”是打着自由开放的旗号,拉帮结伙搞“小圈子”,绑架裹挟地区国家、针对特定国家,渲染冲突对抗,打压、遏制、围堵别人。谈到规则,魏凤和表示,如果对规则合则用不合则弃,甚至用自己的“家法帮规”去管别人家的事情,拿自己没参加的公约去约束攻击别人,就没资格谈法治、谈规则、谈秩序。
此外, 魏凤和还就台湾问题、南海问题、中美关系问题以及乌克兰危机表达了中方立场。在台湾问题上,魏凤和强调,如果有人胆敢把台湾分裂出去,我们一定会不惜一战,不惜代价,一定会打到底,“搞台独,死路一条,妄想!挟洋自重,不会得逞,休想!”
20分钟11个问题,魏凤和以真诚态度“应答尽答”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杨宇军12日上午在线观看了魏凤和香会演讲实录,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在有限的问答时间内,魏凤和没有丝毫躲闪、回避,简明扼要、高度凝练地谈及了所有问题,而且语言平实、表达自然、态度平和,从问答结束之后赢得的第二次掌声也能听出听众对此次回答的认可,“在第二轮提问中,魏部长用5分多钟时间回答了6个问题,其中好几个问题的回答都是结合自身感受做出阐述,可以说是应答尽答,态度不可谓不真诚。”
与美防长发言后的稀疏掌声不同,魏凤和赢得长时间热烈掌声
杨宇军认为,在国际会议中,嘉宾演讲结束后回答现场听众提问是一种通行做法,有利于演讲者更有针对性地补充阐释核心观点,也有助于受众更好地理解演讲者所阐述的政策理念,“尤其今年的香会是2019年以来的首次,作为聚焦亚太地区的安全论坛,中国军队高层必然受到高度关注。事实也如此,在魏凤和部长和听众互动环节,第一轮问答结束后,主持人说还有40多个听众要提问,但由于时间有限只能选取五、六位听众。不难看出,这些问题大多是提问者所在国家普遍关注的涉华热点问题。也正是因为时间短、问题多,能利用香会这个场合阐明中方政策、做出坦诚回应是非常不容易的。”
来源:环球时报
(原标题:与美防长收到稀疏掌声不同,中国防长“香会”发言为何赢得两轮掌声?)
“香会”由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和新加坡国防部联合举办,是亚太地区影响较大的国防和安全会议。此前曾经多次参加“香会”的杨宇军认为,虽然“香会”在新加坡举办,但IISS是英国智库,英美等国家发挥了幕后“推手”的作用。杨宇军认为,“如同体育比赛,客场往往不好打。但正是因为‘香会'不是中国的主场,中方与会代表的精彩发言才有特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特别是这几年受新冠疫情影响,面对面沟通被‘线连线'交流大量替代,这些并不利于中国声音的传播。今后不论是我国政府、军队、科研院校还是民间机构都应该派遣更多的人到国际场合去演讲、去答问、去沟通、去交流。”
文章来源:《中国军事科学》 网址: http://www.zgjskx.cn/zonghexinwen/2022/0613/507.html
上一篇:连线“香格里拉”|这段话,中国防长魏凤和用了
下一篇:中英双语|墨子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