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军事)勾画强敌,思战谋胜——海军某试验训

来源:中国军事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7-29 03:5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也有参试部队抱怨这样不公平。“公平?战争哪有公平?”区副司令员周健说,在创设海上态势方面,试验训练区颠覆了很多“传统”,甚至连理论界认为必不可少的战术想定都不要了

  也有参试部队抱怨这样不公平。“公平?战争哪有公平?”区副司令员周健说,在创设海上态势方面,试验训练区颠覆了很多“传统”,甚至连理论界认为必不可少的战术想定都不要了,直奔检验战斗力这个主题。

  “直白讲,就是研究舰载机如何在有限的航母甲板上实现最大效率起飞与回收。”范宝亮说。试验训练区承担的任务,就是要试出极限条件,试出装备性能的“天花板”到底在哪里。那段时间,赵月锋每天夜里都要去敲试验室的门劝人休息。

  (小标题)“我们要释放绝对的压力”

  这是一支“自相矛盾”的部队,他们想制出“能刺穿所有坚盾的矛”,还想打造“能抗住所有利矛的盾”。

  但区司令员杜刚常说的一句话是:淡化输赢,我们追求的是战争制胜的机理。在模拟“蓝军”建设中,他们调整组训模式,让“蓝军”从岸基、海上、空中、网络等发动多维一体联合攻击,让“红军”没有还手之机。

  2019年12月17日,山东舰入列人民海军。舰载机的出动回收能力,是航母战斗力评估的关键指标。舰机适配试验迫在眉睫,而接下这一棒的,是工程师范宝亮所在的团队。

  2012年11月23日,飞行员戴明盟驾驶“飞鲨”首次在辽宁舰上成功起降,一道完美的弧线划出了中国海军的“航母战斗机时代”。

  从刚接手试验项目时的无措,到完成80个试验项目设计、编制8万多字的大纲,范宝亮不知熬过多少不眠夜。夜色中不仅有洁白的浪花和腥咸的海风,还夹着浓烈的机油味和远方的硝烟味,他觉得,这样的军旅,才叫“大写的浪漫”。

  杜刚把办公室对面的房间开辟成“作战研究室”,许多突破性的设计,在这间小屋酝酿成型。

  山东舰入列不到3年,就实现舰载机回收保障能力的重大突破,圆满完成高海况武器实弹射击、海上补给、跨区机动等试验任务,突破了我国航母发展的多项纪录。这一切离不开这支星夜兼程的试验团队。

  好在上下一心。不到半年时间,6支团队分别在各自领域取得突破,杨琳带队攻关的项目,在支撑演习演训任务快速复盘方面快步走在前列。试验训练区还依托试训数据和仿真资源开发了推演系统,成功解决了编队作战方法原则研究难题。

  (小标题)“试出装备性能的‘天花板'到底在哪里”

  “85后”工程师杨琳是试验室里有名的“钉子户”。这位新手妈妈搞不清楚儿子的衣服尺码,也很难有一个完整周末享受亲子时光。

  新华社石家庄7月28日电题:勾画强敌,思战谋胜——海军某试验训练区瞄准未来战场转型发展记事

  试验训练区还“白纸作画”,组织实施了舆论反击、特情处置等训练。“红军”在进行电磁对抗时,屏幕上有可能弹出“敌”的劝降和蛊惑。区政委赵月锋说,技术攻击“致瘫致盲”后,再从心理上“补一刀”,这往往是致命的,还在认为架设大喇叭、墙上刷标语就是战时政治工作,这是自欺欺人。

  甚至,在“红军”尚未驶入演习预定海域时,它就已经突破舰艇编组预警力量体系,释放电磁强干扰,实现突然性的精确打击。

  不同于一般的红蓝对抗有胜有负,海军某试验训练区所扮演的“蓝军”,是一支从无“败绩”的队伍。迄今为止,没有一支“红军”部队可以抵挡住它所设置的复杂电磁环境的全面压制。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我们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在思战谋胜。”赵月锋说,全体科研人员默默无闻,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的名字。

  武器装备试验,是战斗力建设的重要一步,也是试验训练区的主要工作之一。海军各型水面舰艇“下饺子”,试验训练区的科研人员就得不分昼夜地“尝饺子”。

  去年冬天,区里打破专业壁垒推行项目总师负责制,号召全区技术干部组建自主运行的项目团队。全试验训练区一共诞生了6名项目总师,杨琳是最年轻的。

  “我们要释放绝对的压力,让‘红军'一进入渤海湾就颤抖。”赵月锋说。

  没有已知经验,探求未知结果。“这要求我们用极限思维去考虑装备性能和作战规划问题,很多课题只有我们一家在研究。”区作战试验部门负责人张希栋说,试验训练区像极了当下流行歌曲《孤勇者》里唱的那样,孤身走暗巷。

  区参谋长丁海军当时就站在塔台里,亲眼目睹了这一历史时刻。作为辽宁舰试验实施组组长,无论是阻拦装置吊装上舰、安装调试,还是系泊试验、航行试验,每一个环节,丁海军都不曾缺席。

文章来源:《中国军事科学》 网址: http://www.zgjskx.cn/zonghexinwen/2022/0729/514.html



上一篇: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获中国专利金奖 河北两项专
下一篇:【环时深度】美国军事部署毒化东亚和平

中国军事科学投稿 | 中国军事科学编辑部| 中国军事科学版面费 | 中国军事科学论文发表 | 中国军事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军事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